相信有留意上一期《心‧發現》的讀者都知道筆者介紹了腦退化症的致病原。以往, Dementia 是被譯為「老年癡呆症」,而「腦退化症」這個新名稱是為了釋除公眾對該病症的誤解及標籤。可是,「腦退化症」這名稱過於簡化,忽略了病變的過程,亦會令大眾誤以為這是一般年老的退化。適逢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的第五次改版 (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, DSM-V) , 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將會取代 Dementia 作為這個病症的新名稱。而經過香港的主要學會商討過後, 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會暫譯為「認知障礙症」。
癡呆症的曙光
這項發現為老年癡呆症患者帶來新曙光。 Photo: doctorssupport.org |
筆者上期介紹了β澱粉樣肽 (Aβ, beta-amyloid) 組成的低聚物,能夠在腦部擴散,破壞神經元,最後聚集成澱粉樣蛋白斑塊 (amyloid plaque) 。最近,科學家在白鼠試驗中發現,移除其中一種酶 (enzyme) ,能夠有效降低蛋白斑塊的產生。
研究的關鍵是發現,只要移除一種名為 jnk3 的酶,就能夠降低白鼠大腦中的 Aβ蛋白多達百分之九十,證明了高活性的 jnk3 會導致高產量的 Aβ 蛋白。研究人員透過控制白鼠的基因,成功改變 jnk3 酶的活性,除了減低了Aβ 蛋白外,亦發現白鼠的認知能力有顯著的改善。
一般來說, jnk3的活性在正常人中偏低。而在阿滋海默氏症 (Alzheimer’s disease) 的患者中發現, jnk3 的活性比在正常人中上升近三四成。這項發現將有助了解該症的機制,將來研發有效根治或預防阿滋海默氏症的藥物。
Sora Siu
References:
S 04 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. (2012, 4). Retrieved 9 2, 2012, from APA DSM-5 Development: http://www.dsm5.org/proposedrevision/pages/proposedrevision.aspx?rid=419
Scientists dramatically reduce plaque-forming substances in mice with Alzheimer's disease. (2012, 9 6). Retrieved 9 6, 2012, from Psypost: http://www.psypost.org/2012/09/scientists-dramatically-reduce-plaque-forming-substances-in-mice-with-alzheimers-disease-13782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